
据灯塔专业版,2025年暑期档定档影片超110部。如今暑期档过半,《酱园弄:悬案》《恶意》《你行!你上!》《无名之辈:否极泰来》等“种子选手”成绩均不达预期。
接下来的8月,电影院还将迎来历史战争片《东极岛》、犯罪动作片《捕风追影》、国漫IP《浪浪山小妖怪》《非人哉:限时玩家》、喜剧《奇遇》《脱缰者也》,还有七夕爱情片《7天》《有朵云像你》。
【上半场】“黑马”不多,但《南京照相馆》爆了
直到7月下半程,电影院逐渐热闹起来,新片中不乏口碑佳作,《南京照相馆》豆瓣8.6,古装喜剧片《长安的荔枝》豆瓣7.7,国产动漫续作《罗小黑战记2》豆瓣8.6,新人导演戛纳入围电影《花漾少女杀人事件》豆瓣7.4,引进片《F1:狂飙飞车》豆瓣8.7。截至目前,《南京照相馆》票房破7亿,《长安的荔枝》票房破5亿。
《酱园弄:悬案》作为暑期档头炮,没能打响,虽然有章子怡、雷佳音、赵丽颖等众星云集,但表现不如人意,群像悬浮,故事支离破碎、叙事混乱,被指“过度依赖明星效应而忽视剧本打磨”;陈思诚的《恶意》同样未达预期,聚焦网络暴力的社会议题有很强的讨论度,但创作模式和反转设置不够新颖,消磨了观众耐心,也有观众认为“影片在批判现状之余还有一些说教意味”;《无名之辈:否极泰来》采用《楚门的世界》架构,却拍成了综艺式的烂梗堆砌,过度戏剧化以至于忽略了细节的真实性与合理性。
动画方面,同样备受期待的追光动画《聊斋:兰若寺》没能复制《长安三万里》的成功,虽然也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甚至有现代语境下对中国动画学派水墨风格留白的创新,但六个短篇故事的设置不合理,有的故事低幼,有的故事成人,让观众无所适从。
可喜的是,市场大盘在7月底时热了起来。《南京照相馆》首当其冲,成为全民安利的口碑佳作,票房预测也不断上调;大鹏的《长安的荔枝》将“荔枝物流方案”转化为动作追逃戏码,文戏武拍,类型叙事还算成功;陈佩斯自导自演的《戏台》笑点密集,但毕竟是话剧改编电影,“话剧感”太强,也引起部分观众的不满;国产动画片《罗小黑战记2》文本完成度很高,战斗戏份多,可看性很强。
【下半场】期待8月片单接住这波热度
有业内人士表示,如今观众的观影决策越来越谨慎了,眼下暑期档“大菜”终于上桌了,期待8月片单能继续添一把火,“只有整个餐饮业热火朝天了,大家才愿意进来尝一尝菜”。
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真实罪证影像的电影《南京照相馆》正在火爆热映,历史战争片《东极岛》紧随其后将于8月8日上映。
《东极岛》由管虎、费振翔导演,朱一龙、吴磊、倪妮领衔主演,从中国渔民的视角切入,讲述了83年前的一段被遗忘的故事:日军运送1816名英军战俘的货轮被击中,他们独自撤离即将沉没的货轮,甚至下令封舱、企图将所有战俘沉入海底。勇敢的中国渔民驾着渔船、冒着枪林弹雨进行营救,在惊涛骇浪中托举起生的希望。
令人感动的是,时至今日,哪怕所有幸存战俘都已不在人世,但那声“谢谢”却一代代传承下来。83年过去,幸存战俘丹尼斯·莫利的女儿维尼太太仍旧十分感激,“如果不是中国渔民的救助,让日本人停止射击,我爸爸根本活不到今天。”她回忆说,父亲临终前曾嘱咐她:“请你代我,向东极岛的渔民致敬。”
而东极岛渔民后代吴布伟也向剧组动情回忆了爷爷的故事,“爷爷说当时所有的船都出动了,渔民们冒着枪林弹雨去救人”。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句“海上落难人必救”的信念,和事后轻描淡写的“无愧大海无愧人心”。这群与海浪共生的渔民,早已将不服输、不怕死的海岛魂,融进了血脉里。
初次听闻这段故事时,管虎、费振翔两位导演便被这份跨越国界的勇气与善良深深震撼。他们怀揣着让世界看见真相、让中国渔民的壮举被更多人知晓的使命感,携手带领创作团队上岛寻迹、实景造船、下水出海,以电影为舟,一寸寸打捞起被海水掩埋的真相。
此外,8月也有优秀的动画IP电影上映。
“西游记”故事来了,这次是四个无名小妖踏上了西行路,拉开了一场荒诞又热血的“草根取经”之旅。即将上映的电影《浪浪山小妖怪》,脱胎于《中国奇谭》中备受好评的单篇故事《小妖怪的夏天》,日前已开启点映,影片口碑不错。
作为《中国奇谭》首部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在动画短片《小妖怪的夏天》的同一故事框架下,开启了发生在“平行时空”的全新故事:小猪妖和蛤蟆精是两只不起眼的小妖怪,本想好好表现,分得一口唐僧肉吃,却意外得罪了大王,被迫出逃。为求“长生不老”,它们决定组团假扮唐僧师徒前往西天……
在轻松幽默的基调中,影片自然融入关于亲情、友情、成长与梦想等议题的探讨,刻画小人物的自我追寻与成长蜕变。这些具有生活质感的“凡人英雄”群像,共同构建了一个奇幻又现实的动画世界,让观众在开怀大笑的同时,也能深深感受到那份属于小人物的坚韧与温情。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部二维动画电影,《浪浪山的小妖怪》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影片共有 1800 多组镜头,制作了 2000 多张场景图,汇集了一支超 600 人的庞大制作团队。电影监制、艺术总监陈廖宇表示,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是“笔墨入镜”,即让笔墨去构造镜头,而非用镜头去表现笔墨,在创作上坚持国风,是对中国动画传统与前辈经典的传承,唯有立足本土,才能生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创新。
(来源:紫牛新闻 作者:孔小平)
统筹:梁冰
编辑:张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