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催生新业态,新需求拓展新职业。
7月2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第七批新职业,包括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七年间陆续发布的110个新职业,折射出经济发展的动能之变。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端起“新饭碗”,则映射出新一代就业青年在时代变革、产业迭代中寻求个人发展的观念之变。
职业“上新”
一大波年轻人正把爱好变成事业
在汇川实业发展(河南)有限公司的咖啡加工厂房里,咖啡香气氤氲中,咖啡加工师刘世飞正专注记录着咖啡豆的烘焙数据。为保证每锅咖啡豆品质与口感一致,他要依据设定的烘焙曲线,时刻观察并记录咖啡豆的变化。
刘世飞并非咖啡专业出身,但对咖啡有着浓厚的兴趣。2024年,他从郑州返回濮阳就业,凭借自学的咖啡知识通过企业招聘,经过内部培训后,开启咖啡加工师的职业旅程。“梦想照进现实。”刘世飞感慨道,这份工作不仅让他实现了就业,更让他找到了人生职业发展的新方向。 日均2万步、3年减重80斤、基本走遍了郑州主城区的大街小巷……这是“00后”青年李涵康的工作状态。
李涵康是河南谷子益护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谷子益护”)的一名养老随访师。谷子益护主要做居家护理业务,自2021年从事这一职业开始,李涵康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对接受公司护理服务的老人进行周期性的上门随访,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康复情况、生活状态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护理方案,为老人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和干预措施。
与上述两位年轻人同样收获新机遇的,还有许富森。
在郑州鲲鹏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鲲鹏公司”)训练基地,许富森正耐心指导学员进行飞行模拟训练。7年前,出于个人爱好,许富森选择学习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2024年,他考取了无人机教员证,成为鲲鹏公司的一名无人机培训教员。 “当下无人机行业正处于风口,前来参加无人机驾驶员培训的人越来越多。”许富森表示,未来希望能教会更多人飞行技术,用飞翔点亮天空的浪漫,也点亮就业的前路。
产业革新
新经济与新职业的双向奔赴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今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稳就业”被放在“四稳”之首。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发展韧性强、活力足,但就业压力依然存在,拓展新的就业增长点意义重大。随着新的经济业态不断涌现,新职业已成为我国稳就业政策体系中的重要力量。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17个新职业中就包括咖啡加工工、养老服务师、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等。
与传统的养老护理相比,养老随访师的职业技能要求更高,并需要根据老人的实际需求,协调急救、出行、康养等各种资源。
谷子医护总经理侯腾宇说,先有市场需求,再有职业规范。养老服务师被认定为新职业,标志着这一养老新模式日趋成熟、规范,为相关从业者明确了发展方向和发展保障。“新职业被官方认证,让行业先行者更有底气了。”他说。
记者注意到,自2019年建立新职业信息发布制度以来,人社部等三部门已累计发布七批共110个新职业。从2019年公布的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农业经理人等13个新职业,到近期公布的检验检测管理工程技术人员、养老服务师、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等17个新职业,其背后折射出的是经济发展的动能之变,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与此同时,新职业的发布,也为从业者吃下了“定心丸”,吸引各类人才不断涌入,为相关的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实现就业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双向奔赴。
就业创新
先行路上也有挑战
职业不断“上新”,为广大年轻人提供诸多新机遇与新选择。那么,“新饭碗”里有多少料?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新职业在拥有潜力大、工作时间灵活、兴趣引领等优点的同时,也可能面对更多未知与挑战。
鲲鹏公司相关负责人陈志鹏告诉记者,2024年1月1日实施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对无人机飞行有了新的规定,促使更多人投身无人机培训考证。同时,无人机行业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对无人机“飞手”的需求愈发迫切。
“但在现实中,不少人对无人机培训教员存在认知偏差,觉得只要持有相关证书就能胜任教学工作。实际上,一名优秀的无人机培训教员,除了持证,还必须熟练掌握组装、模拟、维修、教学等技能,这样才能真正把学员教好。”陈志鹏道出了无人机行业的另一个侧面。
在二次元产业发展浪潮中,河南姑娘蔡梦彦转型成为一名二次元手办师。不过,尽管二次元文化正逐渐融入主流市场,但传统观念形成的“次元壁”仍未完全打破。“有些人不认可这份职业,常说‘玩手工不算工作’‘收入不稳定’等。”她说。 根据《2025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2024年中国咖啡产业规模已达3133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3693亿元。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咖啡加工师刘世飞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同时,也生出一些担心。 刘世飞表示,尽管咖啡行业在不断发展壮大,但咖啡加工师这一新职业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仍然有待提高。在部分人的认知中,咖啡加工师就是简单的操作工,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咖啡加工工被正式纳入新职业,相信有助于推动更多人认知、了解、尊重这一职业。”他说。
抓住当下
河南将大力组织新职业专项培训
伴随着新经济、新业态的快速发展,职业结构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新职业出现在人们视野中。面对这些新机遇,年轻人应该如何抓住?在许富森等从业者的回答中,更多的年轻人或能得到一些启发。
“敢于尝试,把握机会,脚踏实地做好当下每一件事。”许富森说,未来难以预料,先把眼前的一件事做好,再做下一件事情。
蔡梦彦和他同样秉持这样的理念。蔡梦彦深知,当新机会摆在面前时,恐惧和犹豫只会让自己错失良机,唯有勇敢地去实践,才能在新职业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刘世飞则专注于咖啡领域,他深知当下是积累知识和提升技能的关键时期。关于未来规划,他希望能够成为一名咖啡产品运营官,深入到消费者中间,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烘焙出更多风味的咖啡。
7月15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的通知》,明确实施青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发实用性强的培训项目和课程,大力组织新业态、新模式、新职业等专项培训,增强青年群体适应产业发展、岗位需求和基层就业能力。
2025年,我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222万人。然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敢于尝试、专注当下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是不少年轻人敢冲、敢闯的底气所在。
(来源:河南日报)
编辑:梁姗姗
二审:李记波
三审:王长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