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真为咱们居民着想,解决了我们看病难的问题,并且还是金水区总医院专家诊疗,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近日,家住金水区花园路136号的赵女士专门来到金水区北林路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感谢总医院神经内科专家张华民和家庭医生韦彩玲。

赵女士告诉记者,因为家离北林路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远,自己和家人都在中心建立了健康档案并签约家庭医生。7月9日上午,81岁的母亲突发高热、意识模糊,且因行动不便无法就医,赵女士立即与家庭医生韦彩玲联系。韦医生立即带领团队上门救治。考虑到老人有脑梗和骨折病史,情况危急,家庭医生团队将老人从3楼抬下,用转诊车送往中心治疗。从接到求助到完成入院救治,全程仅用25分钟。

老人被转诊至中心后,金水区总医院下沉专家神经内科一病区副主任张华民第一时间组织救治,通过心电监护、吸氧等措施稳定病情,并查明发热原因。经过精心治疗,赵女士的母亲很快转危为安。

出院后,家庭医生团队并未停止关怀服务,他们制订了详细的康复计划,指导饮食调理和日常护理,并定期随访。这种“全程守护”的模式让赵女士一家倍感温暖。这只是金水区总医院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内24家成员单位日常工作中的一个缩影,类似的温馨场景每天都在发生。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是守护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从健康档案里的温情守护,到25分钟的生命救援,从下沉专家的强力支持,到康复路上的暖心陪伴,只要群众有呼声,金水区总医院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就有行动。

如今,金水区总医院越来越多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金水区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自2007年开始,金水区总医院实行金水区医疗资源一体化管理,在区委、区政府、区卫健委的指导和帮助下,经过18年的不断创新、优化和发展,目前形成了以总医院为龙头,涵盖北院区、南院区、东院区3个院区,姚桥乡卫生院、祭城镇卫生院2个卫生院,经八路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凤凰台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计24家单位的郑州市金水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基本达到金水辖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实现区域医疗一体化、医疗服务同质化的健康新局面。

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金水区总医院切实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持续推进总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让优质医疗资源“沉得下、留得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好看病、看好病”。

与此同时,医院创新实施了“三个一”的帮扶模式,全面实施优质资源下沉,100%中高级职称定期到基层坐诊,60%中高级职称常态在基层工作。总医院每个业务科室至少分包1家中心进行“以科带院”责任分包帮扶;科室主任兼任中心副主任,至少选派1名中级以上职称常态坐诊基层,其他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每周定期流动坐诊;副高级以上职称每周至少1天到基层坐诊带教,目前共有180余名专家骨干长期支援社区,大大提升了群众基层就医吸引力。

特别是总医院中医科、康复科“一对多”支援各中心中医馆,开展中医、康复工作;影像、检验、药剂等辅助科室“一对多”支援各中心的相应科室。此外,总医院专家加入“新型跨学科家庭医生团队”,促进社区家庭医生签约率逐步提升,使群众享受到了一体化、连续性、优质化的医疗服务。近两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量为274.73万余人次,占集团总就诊量的66.6%。

居民的信任和满意是服务基层最大的动力。金水区以学习教育为契机,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从细处着手、实处发力,全力推动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为辖区居民提供精准、连续的诊疗服务,让“在家门口看名医”从期待变为现实。

记者 王翠 鲁慧 通讯员 刘锐 文/图


编辑:康迪
统筹:赵青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