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曝光辽宁朝阳一个老年暴走团占据路中央,路遇消防车和救护车不让行。7月18日,当地大凌河景区工作人员表示,事发地点处于景区内道路,具体情况他们要请示领导才能答复。朝阳市文明办工作人员也回应称,已经接到网友的相关反映,后续会进行处理。当地派出所工作人员回应称,该行为是素养问题,会联系负责人进行批评教育。

视频截图

这样一件看起来不那么起眼的事,登上了多个社交媒体的热搜。从舆论反馈来看,显然大家对于这样的处理并不满意。从法律角度说,暴走团逼停消防车和救护车,问题可大可小,往大了说是违法,有网友指出,“要是机动车故意阻挡救护消防通行时可能被罚款拘留,暴走团该拘留也得拘留”;往小了说是素养问题,缺乏相应意识。目前来看,当地选择的是一种息事宁人的处理方式,并不愿意将事件升格。

为什么舆论近乎一致地认为公安部门的处理太过轻飘?对于这种行为性质的判断,弹性往往比较大,可能要参考多种因素,比如行为的动机,产生的后果,还有这类现象是否经常发生。外界之所以意见很大,背后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此次问题比较严重,逼停消防车和救护车,若是机动车发生这样的事,都会引发舆论谴责,按理说暴走团比在机动车里的驾驶员更能判断车况,也更具机动性,应该及时让道。但事实却是,那群人面对消防车和救护车无动于衷,仍然我行我素,可谓性质恶劣;另外就是,暴走团的各种扰民甚至违法现象经常发生,对日常生活的干扰,对公共安全的威胁,不是一时一地,早就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很多人将暴走团视为“路霸”,这样的评价并不为过。

有些暴走团成为扰民团,成为缺乏道德素养、无视公共安全的一群人。不夸张地说,暴走团已经成为一种负面符号。人多了,个人的责任似乎就小了,所谓“人多势众”,即便违法违规,代价也不大,而且,无论是法律责任还是道德责任,往往最终都是落在团队身上,个人很容易从团队脱身,这无疑是暴走团问题不断但越来越火的一个重要原因。

暴走团成为“路霸”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从占据机动车道到如今占道逼停消防车和救护车,问题越来越严重,外界的意见越来越大。大家都希望公安部门能通过一次从严处理从而实现警示效果,否则,如果他们意识不到问题,总是以健身为由危害公共安全,那么以后出现更夸张的操作也不意外。这一次仍然不处罚,难道真的要等到付出生命的代价才予以重视?

假如往后真的因为暴走团的违法行为而导致严重后果,那么此前各地对其行为的无视甚至纵容,就会被追溯并受到批评。现在就看下一次会不会有公安部门愿意第一个吃螃蟹。

相信只要有一次从严处罚的案例,就会反复被提及被参考。毕竟,这样的处罚无关勇气,更多反映的是社会共识,希望引起公安部门重视,引导暴走团以正确合法的方式健身。

(原题为《对逼停消防车救护车的“暴走团”不能批评教育了事》 来源 南方都市报)


编辑:左海涛
二审:王亚平
三审:王长善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