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愿池的意义,不应仅是祝愿,更应是兑现。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的暖心举动,恰是对这句话最生动的诠释。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江苏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接到求助,一位年卡用户因2岁孩子重病、医疗费用紧张,致电园方希望退还年卡费。园方不仅迅速办理退款,还保留年卡权益,邀请孩子康复后免费游园。同时,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母公司江苏森迪文旅集团捐赠5万元,并将园内许愿池游客投掷的12083元善款也全部捐出。
相对于高额的医药费来说,588元年卡费只是一笔小数目,但对这个家庭而言,每一分钱都是救命钱。若不是走投无路,想必也不会求助动物园退还年卡费。
接到求助后,动物园没有繁琐的审批流程,没有冰冷的条款说辞,不仅退还费用,还保留了年卡权益。随后,母公司又捐赠5万元,并将园内许愿池的12083元善款也全部捐出。这一系列暖心行动,比任何公益口号都更有穿透力,也让“许愿”二字有了沉甸甸的分量——硬币离开池底的瞬间,就是善意兑现承诺的时刻。
其实,动物园每年都会将景观湖许愿池内的善款定向捐助给红十字会,这次考虑到小朋友病情比较紧急,治疗费用缺口较大,便开辟了绿色通道。动物园让许愿池的硬币,发挥了实际意义——善意不该被形式困住,真正的公益,是能弯下腰回应具体的苦难,而再微小的善意只要汇聚起来,就能变成托举生命的力量。
在“缴费容易、退费困难”的现实语境里,这场暖心互动更显珍贵。我们见过太多“概不退款”的冰冷告示,而动物园则用行动证明:商业规则里可以有温度,也应当有温度。企业愿意为特殊情况让一步,为困境中的消费者多想一层,赢得的何止是口碑,更是社会对商业文明的信心。
善意的涟漪总在不经意间扩散。用户收到的不仅是几万元善款,更有接踵而至的社会关怀。这种“善意催生善意”的连锁反应,恰是温暖最珍贵的特质。
愿患病女童早日康复,去看那些被温柔守护的动物;更愿更多人懂得,许愿池的意义从不是硬币沉底的瞬间,而是它最终能抵达需要帮助的人的手心。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编辑:韩静
二审:王亚平
三审:王长善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