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付头,今儿个你的书法功力又见长了呀!”上午9点,二七区福华街街道七一三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书法室内墨香氤氲,79岁的付铭大爷正凝神挥毫。窗外花鸟角的鸟鸣声声入耳,窗台上几盆沾着晨露的青菜格外鲜嫩——那是他刚从院里“开心农场”采摘的无公害蔬菜。在这里生活两年多,付铭已将中心当成了“半个家”。
付铭的安心,源于一场精准破解“养老焦虑”的基层治理实践。七一三社区3053名常住居民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高达三分之一,且多为七一三研究所双职工家庭的老人。
如何让“银发一族”舒心养老?七一三社区以党建为引领破题,联合七一三所党委、郑大五附院党委组建“红色医养联盟”,整合三甲医院、民营机构、社工组织等资源,创新打造“医院—机构—社区—居家”医、康、养、护全链式智慧医养模式。依托此模式建设的养老服务中心面积达1.1万㎡,设有317张床位。中心不仅提供养老服务,还在一层设置了全科病房,确保老人突发状况能快速转诊、及时救治。若遇危急重症,可通过绿色通道直转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本部。
对于付铭而言,变化实实在在:“我膝盖受过伤,行动依赖轮椅。以前去医院要大半天折腾,现在每天有医生查房,能得到全方位专业照护,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既开心又安心。”更令他惊喜的是,养老服务中心成了“第二个家”:书法班练大字、合唱团唱红歌、开心农场种种菜果,过年过节还跟社工学着包饺子。“现在每天睁开眼都安排得满满当当,这日子比上班还充实!”
从“养老”到“享老”,七一三社区的实践不仅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更织密了基层治理的幸福网络。目前,其专业化医养服务已辐射周边3平方公里6万余人,老人紧急事件响应时间从2小时大幅缩短至15分钟,养老满意度达98.6%。
记者 刘伟平 朱翔宇 通讯员 杨伟 文/图
统筹:张改华
编辑: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