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支持增强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挖掘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促进提升消费供给效能、优化消费环境和政策支撑保障等6个方面提出19项重点举措。《意见》明确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旅游消费的措施,围绕供给和需求两端,引导金融机构强化支持扩大旅游消费,既注重优化面向旅游市场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也针对旅游消费者给予金融服务支持,措施全面、丰富,在延续已有金融支持政策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当前,旅游业日益成为我国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促进旅游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旅游企业的经营、并购、转型升级等方面均需依靠强有力的金融支持。金融支持文旅消费的方式也更加多元,面向旅游者的消费信贷、保险、支付等金融服务更加便捷、精准,进一步释放了旅游消费潜力。从年初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到2025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发布的文旅消费金融惠民措施,再到此次发布的《意见》,一系列金融支持旅游消费政策措施为补齐旅游消费中存在的金融短板提供了解决方案。尤其是进入暑期旅游旺季,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扩大金融支持覆盖面,在增加旅游市场供给和满足旅游消费需求层面均能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一方面,强化金融支持,有利于增强各类旅游市场经营主体的信心,增加优质旅游供给和服务;另一方面,更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能够为旅游者营造更优的消费环境,更好释放旅游消费潜力。
《意见》较好地契合了旅游市场经营主体和旅游者的金融服务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是多措并举,强化对旅游市场经营主体的融资渠道支持。《意见》明确从服务消费贷款、企业债券、股权融资等多个层面为经营主体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并要求重点丰富适合小微企业的信用类金融产品,既着眼于扩大旅游金融供给规模,又注重盘活信贷存量、拓展旅游企业融资渠道,优化面向各类旅游市场经营主体的融资方式,提升企业融资的可得性,以更好地提升旅游企业的发展质量。
二是拓展服务,强化对老年群体的旅游保险支持。《意见》提出支持发展老年旅游保险,鼓励扩大旅游保险覆盖面。这与此前发布的发展银发经济、银发旅游列车等政策一脉相承,可以为老年人群出游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服务保障,以更好助力银发旅游高质量发展。
三是优化效能,强化对旅游消费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意见》明确,围绕文旅体育设施、赛事演艺场馆、医疗养老设施、通信基站、充电装备、适老改造等消费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探索创新适应资金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这有利于从全产业链条、全生命周期为旅游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同时,《意见》还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消费基础设施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有利于以新型金融工具助力扩大旅游消费,提升旅游消费供给效能。
四是夯实基础,强化对旅游消费支付服务的支持。《意见》提出,支持金融机构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医”等重点消费场景,持续推进支付便利化建设,有利于更好满足日益增长且多元的旅游支付需求,为各类旅游人群提供安全、便捷的支付服务。同时,《意见》还明确有效满足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支付服务需求,有助于进一步打通旅游支付堵点,丰富旅游支付方式,以更好地打造无障碍旅游支付场景。
五是发挥合力,强化政府与市场的协同作用。《意见》着眼于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既鼓励利用政府性融资担保增信措施,支持更多消费领域贷款投放,又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利用政府投资基金,以市场化方式参与康养、文旅等消费重点项目和数字、绿色等新型消费领域。《意见》注重发挥政府在基金引导、担保增信等方面对旅游消费的支持作用,发挥市场在信贷投放、消费项目投资等方面的作用。此外,《意见》还明确政府在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形成部门政策合力、统计监测等方面发挥相应作用,市场则在持续优化旅游消费金融服务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金融支持旅游消费是持续深化的过程,市场在不断变化,金融支持政策在不断优化,金融支持方式也在迭代升级。通过持续加强金融支持,营造更加有利的旅游消费环境,既有助于旅游消费品质的提升,又有助于量的增长;既有利于培育更具市场活力和竞争力的旅游市场经营主体,又有利于打造品质高、体验佳的旅游消费场景,进一步扩大金融服务旅游消费的覆盖面,更好释放旅游消费潜力。
(来源 中国旅游报 作者 胡抚生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
统筹:梁冰
编辑:蔡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