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展”在重庆美术馆开幕。作为“中原画风”全国巡展的第28站,此次展览集中呈现180幅河南优秀美术作品,涵盖中原自然景观、历史人文与当代建设风貌,展期将持续至7月20日。

展览亮点:雄浑中原与时代气象交融

河南地处黄河之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美术创作既扎根于厚重的历史文化,又展现出新时代的创新活力。

此次巡展的作品,既有对黄河壮阔气象的深情描绘,也有对中原人民生活的生动刻画,充分展现了“中原画风”雄浑大气、质朴深沉的独特魅力。作品形式多样,画种齐全,基本代表了河南美术近年来的最高创作水平,其中多件作品曾入选全国美展。

双城联动:豫渝文化艺术深度对话

展览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联、重庆市文联联合主办,是两地文化交流的重要举措。

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李明表示,“中原画风”是河南美术界多年来精心打造的文化品牌,它承载着中原大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现着河南美术家们独特的艺术追求和创作风貌。目前,“中原画风”全国巡展已经走过全国27个省区市,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河南和重庆虽山川遥望,却各自孕育了无数优秀的艺术作品和杰出的艺术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在艺术发展长河中各展风姿、各美其美。”重庆市文联秘书长胡启华认为这次展览是河南美术创作的高规格、高水准的集中展示,必将增进豫渝两地友谊的深度对话,促进艺术传承和创新的生动实践,为推动两地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现场反响:艺术盛宴引山城共鸣

开幕式上,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主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焦兴涛,重庆美术界代表及在渝河南籍艺术家等百余位嘉宾出席。尽管当日阴雨绵绵,展厅内仍人头攒动。

“中原画风大气磅礴、苍茫雄浑的艺术气象,与西南地区巴渝美术风格形成鲜明对比。”焦兴涛说,展览作品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捕捉与描绘,体现了宏大叙事与人间烟火交相辉映的壮阔画卷,为重庆艺术家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李芳感慨“漫步展厅如回老家”,参展作品中太行山、黄河等意象及“打火烧”等民俗场景,引发观众强烈情感共鸣。

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李海磊同样深有感触:“看到画中的太行山、黄河,那些熟悉的风景历历在目。而一幅‘打火烧’的生动描绘,更唤醒了珍藏的童年记忆。”

河南省美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陈文利表示,从传统的巴蜀画派,到充满活力的都市艺术,重庆美术界开放包容的胸怀和锐意创新的精神,是河南美术界学习的榜样。此次“中原画风”走进重庆,不仅是一次艺术成果的展示,更是两地美术交流合作的新起点。希望以此次展览为纽带,进一步深化豫渝两地在文艺创作、展览展示、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领域的合作,让中原文化和巴渝文化在艺术交流互鉴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学术研讨:地域美术的当代探索

开幕当天还举办了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原美术的当代发展展开深入探讨。

他们认为,本次展览系统呈现了河南美术创作的精品力作,其突出特点在于:既深植五千年文明沃土,又敏锐把握时代脉搏,实现了传统笔墨语言与当代艺术表达的有机统一。这些作品最可贵之处在于其自然生长的艺术状态——既不刻意标榜某种画派风格,也不囿于传统窠臼,而是从厚重的中原文化土壤中自然生发,保持着旺盛、鲜活的生命力。

令人敬佩的是,河南美术家始终坚持“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抒怀”,将对家国的大爱情怀与社会的深刻观照融入艺术实践,通过小切口展现大时代,这种将个人艺术追求与时代使命相结合的创作路径,为全国美术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经验。

与会专家还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地域美术交流,促进不同艺术流派在碰撞中融合发展。

据悉,此次展览历时13天,7月20日闭幕。此后,“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全国巡展还将走进湖北武汉、上海、湖南长沙等地展出,持续推动跨地域文化交流。

正观新闻记者 苏瑜 文 主办方供图


统筹:梁冰
编辑:蔡胜文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