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班就赶过来了,晚上看病也不着急,还不用排长队,真是太方便了。”据7月3日《工人日报》报道,近日,上海、江苏等地多家医院开设了“夜门诊”——上海第四人民医院的“中医夜门诊”从6月10日起每周一至周五,晚6点到10点开诊,颇受上班族和有特殊需求的病人欢迎;江苏省泰兴市中医院自6月5日起推出“颈腰痛”夜门诊服务,开诊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17时至20时30分,让白天无暇就医的患者,实现工作就医两不误。

工作日看病要请假,周末就诊人多难挂号——一直以来,“工作看病难兼顾”困扰着不少上班族。“夜门诊”的开设,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白天照常上班,晚上挂号看诊,不仅省去了请假调班的麻烦,还能错开日间门诊的高峰期。无论是自己就医还是陪同家人看病,“夜门诊”都是不错的选择。

为确保“夜门诊”的医疗服务质量,相关医院不仅优化了夜间诊疗流程、加强了导医服务,还为各科室配备了与日间同等水平的医生队伍,让夜间来就诊的患者也能高效、便捷地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对于上班族而言,“夜门诊”服务的推出,能让他们的病症得到及时、专业的诊疗,不必因为怕耽误工作而选择“忍一忍拖一拖”。同时,站在医院的视角来看,“夜门诊”能够分流日间患者,减轻日间门诊压力,对于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大有裨益。

毋庸讳言,“夜门诊”的开设为人们就医提供了便利,但对广大医护工作者而言,这也意味着工作量的增加。所以,期待医院和相关部门在为人们点亮夜诊“灯火”的同时,对“提灯人”的健康和权益给予更多关注和保障。人们也应该感谢医护人员的付出,对他们的工作多一些理解与配合。

近年来,从“夜门诊”“一次挂号管三天”,到“预约诊疗服务”“线上问诊、复诊”,再到“先看病后付费”“影像报告互认”……为了解决公众看病难、挂号难等问题,各地聚焦医疗服务中的难点、痛点,聚焦公众诉求,推出了不少优化医疗服务、改善就医体验的实质性举措。从更广的视角看,除了医疗,各地的诸多公共服务都在向更加便民利民的方向努力——市民夜校、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社区夜间活动中心、夜间办证专场……这些服务和措施的推出,彰显了有关地方和部门的务实作风,也体现出对“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落实与践行。

面向未来,相信随着各地治理的越来越精细化、科学化、人性化,类似“夜门诊”“夜间办证专场”这样的服务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优”,人们的幸福指数也会越来越高。

(原题为《医院开设“夜门诊”,上班族无法拒绝的贴心友好》 作者 张雪 来源 工人日报)


编辑:左海涛
二审:王亚平
三审:王长善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