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记者从郑州高新产投集团获悉,2025年上半年,其旗下郑州高新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州高新产投基金)在项目投资、招商、基金设立等多个领域全面发力,总投资金额近5000万元,并通过资本招商签约11个项目,为区域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上半年,郑州高新产投基金总投资金额近5000万元

产业投资基金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5年上半年,郑州高新产投基金总投资金额近5000万元,投资项目涉及柔性传感、电力服务、医疗信息化、智能驾驶等多个前沿领域。

2月18日,郑州汉威传感创业投资基金向河南开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云健康)注资,该公司深耕医疗信息化领域,在智慧医养结合信息化平台研发方面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本轮融资将全方位助力开云健康拓展“医”“康”“养”“护”服务生态,推动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

河南电管家供电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管家)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网络赋能+集约管理”商业模式独树一帜,业务覆盖电力运维、应急抢修等全链条,已实现河南省内全域服务覆盖并向省外拓展。5月30日,作为高新产投基金公司参与设立并管理的基金,郑州天健人才创业投资基金入局电管家,投资助力后者打造全国领先的一站式电力服务生态,推动区域能源数字化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

在柔性传感领域,由国际知名研发团队创立的苏州能斯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柔性触觉传感技术领域的先行者,其围绕核心材料体系衍生出多项前沿技术,产品在具身智能、智能穿戴等多元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该公司于6月19日获得郑州汉威传感创业投资基金注资,这不仅为企业技术迭代与工程建设按下加速键,更为郑州高新区传感器产业装上强大引擎,借助资本磁吸效应,加速产业集聚,完善全链条产业生态。

智能驾驶赛道上,由浙江斯乾智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乾智驾)凭借自主研发的L2~L4级智能驾驶方案及核心产品,在全球港口无人驾驶车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6月23日,郑州产投引育股权投资基金与郑州天健人才创业投资基金联合投资,为斯乾智驾在智能港口、无人化物流等领域突破赋能,完善智能物流产业图谱,带动区域产业升级。

“投资+招商”模式显成效

助力郑州高新区产业多元化、高端化

不仅投资项目成绩斐然,上半年,郑州高新产投基金在招商引资方面也亮点纷呈。

2024年,为拓展视野、链接资源,郑州高新产业投资基金在北京、上海、深圳多地布局,组建“投资+招商”双轮驱动团队,构建起“投资+财务+法律+产业”多维能力矩阵,高效对接全国优质项目。

据郑州高新产投基金相关负责人介绍,郑州高新产投基金以基金为牵引,融合资本招商、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产业生态赋能招商等多元化模式,协同存量赋能与增量引入,促进项目成功落地。2025年上半年,已签约项目11个,签约额高达227.55亿元,为区域经济发展引来活水源头。

上半年,郑州中原辊轴技术创新研究中心项目落地,作为冶金部件制造企业,中原辊轴拟在高新区布局“一中心两平台”,集研发、测试、制造于一体,有望成为产业新支点;牧华供应链总部项目构建农牧物流全链条服务体系,以智慧物流平台重塑行业生态;百奥恒地质聚合物低碳材料中原总部项目聚焦低碳新材料研发生产;共道网络科技中原区域总部项目为司法行政数字化赋能;海神机器人中原研发生产制造基地项目推动立体安防无人装备产业发展。这些项目落地为高新区产业多元化、高端化发展筑牢根基。

6月25日,由高新产投基金参股的河南超硬臻材股权投资基金完成首期缴款出资。该基金规模达8亿元,由河南投资集团汇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掌舵,锚定超硬材料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拓展半导体、新能源等新材料赛道。

“超硬材料产业作为国家重点培育领域,是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基金的设立,将充分释放资本杠杆效应,汇聚创新资源,攻克关键技术,推动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高度。”郑州高新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回首2025年上半年,郑州高新产投基金在项目投资、招商、基金设立与团队建设等维度全面开花,以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实体经济。

展望下半年,郑州高新产投基金将继续秉持使命,深耕产业投资,持续优化布局,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书写更多精彩篇章,向着成为国内一流专业化产业投资平台的目标奋勇前行。

记者 孙庆辉 通讯员 方宝岭


统筹:张改华
编辑:王洋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