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掩映在绿植中的登封市少林大道荡青漾绿。在智慧停车一张网的强大赋能下,在“嵩山志愿者”与交警的默契配合下,即使早晚车流高峰期,这条城市主干道与景观大道也畅通无阻,让市民与游客心情愉悦地抵达城市的每个角落。
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全域统筹、常态治理、数智赋能,于细微处打磨宜居宜游市容环境,成风化雨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登封持续扮靓“山城一体、景城融合、文城相融”的城市之美。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登封市众望所归,成功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
作为全国著名的文物之乡、武术之乡,登封不但持续彰显文化底蕴,也在不断厚积自己的文明蕴涵。坚持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登封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强化动态监督管理,标本兼治;推动创文融入党建引领网格化工作,压实各单位责任;与智慧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实现主次干道、商业大街、公园游园、交通场站等点位问题自动发现、智慧督办,以不断提升的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幸福指数,为建设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铺垫炫丽的文明底色。
文明是城市最美的底色,市民文明程度最能体现城市温度。依托登封市民文化中心,登封改造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图书馆、文化馆,近三年来,周周有演出,月月有活动,先后举办群众文艺演出350余场次,40余万人次参加了深度融入少林功夫、“二十四节气”等嵩山文化元素的双节系列文化活动,成为涵养市民文明素养的综合服务阵地。依托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34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文明实践活动8700余场次,其中,深入推进理论宣讲“七进”活动,宣讲600余场次,并组织“嵩山志愿者”开展“文明出行”“光盘行动”“不文明行为随手拍”等活动1.7万余次,用分众化、生活化、场景化的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嵩山脚下劲吹文明新风。同时,在全市广大乡村常态化开展乡村光荣榜、星级文明户等先进典型推荐评选宣传活动,通过榜样引领和示范带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大金店镇崔坪村、唐庄镇井湾村成功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告成镇、大冶镇、徐庄镇屈沟村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街边游园串珠成链,夜晚灯光如梦如幻。入夏以来,吃过晚饭,登封市民老史便和妻子一起在少林大道两侧的步行道坚持日走万步。傍晚时分,登封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漫步的市民或游客,健步走运动风靡全城。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打造宜居宜游市容环境,近年来,登封全面治理老旧小区703个,对153个楼院进行水、电、气、暖改造。秉持“拆墙透绿”理念,新建公园游园17个,城市绿地面积达17.03万平方米,城区210余公里主次干道、65条背街小巷的道路亮化照明设施得到改造修缮,群众的回家路更美更亮,登封的“颜值”和气质不断被刷新,市民的幸福感得到了有效提升。
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登封始终围绕促进人民福祉办实事、讲实效。全市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60%,80%的行政村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美乡村建设全面铺开,成功入选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作为旅游名城,登封统筹推进停车设施建设与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等工作,着力破解城市停车难。全市公共停车场达到158处共3.2万个泊位,路内施划停车位5498个,在17个停车场配建充电车位312个。推动全市停车场统一接入一体化智慧管理平台,游客开启登封ETC智慧停车微信小程序,便可打通郑好办APP、云上登封APP、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查询停车场信息,享受停车场位置查询、无感缴费等服务。“一码游嵩山”小程序则进一步提供一键导览、智慧停车、智慧讲解、餐饮住宿等服务,把游客满意度拉满。交通有秩序,城市更文明,文旅添活力,去年,登封全年接待游客首次突破3100万人次,连续七年荣获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记者 袁建龙 通讯员 韩心泽
统筹:张改华
编辑:刘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