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1日晚,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曹禺戏剧文学奖颁奖晚会在上海文化广场举行,现场揭晓了最终评审结果并颁奖。其中,上海京剧院的蓝天和上海歌舞团的朱洁静分别列于榜首和榜二,包括孙娜、鲍陈热、袁国良在内共15名演员荣获这一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最高奖项。现场,一同揭晓的还有获得第26届曹禺戏剧文学奖的5部剧作。
蓝天
上海京剧院一级演员,工老生,宗余派,师从张少春、童强、关松安、童祥苓、计镇华等戏曲名家。
他扮相英武,嗓音清亮,文戏如松风竹韵,武戏似雷霆万钧。作为第六代“杨子荣”,他在京剧《智取威虎山》中以精湛表演诠释英雄本色,让红色经典绽放时代华彩。赓续传统,守正创新,他以赤子之心守护国粹精髓,以开拓之志续写余派新篇。
朱洁静
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一级演员。
她是舞坛翩跹的精灵,是以灵魂起舞的舞者。十一年如一日,她在舞剧《朱鹮》中以匠心雕琢“鹮仙”,从形似到神似,将朱鹮的灵动与脆弱、高贵与哀愁完美呈现。每一个展翅都凝聚着对自然的敬畏,每一次回眸都饱含生命的哲思。从技巧的精湛到艺术的升华,她让舞蹈超越肢体语言,成为直击心灵的生命诗篇。
孙娜
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演艺有限公司一级演员,主工闺门旦。
在《河北梆子折子戏专场》中,孙娜以情带技,技中传情,翻桌盘腿显身手,水袖轻扬诉衷肠,高亢唱腔动人心魄,将敫桂英的悲愤、窦娥的冤屈、孟姜女的坚贞演绎得淋漓尽致。数十年如一日,她始终坚守艺术初心,以精湛技艺诠释传统戏曲独特魅力,用真挚情感打动每一位观众的心。
鲍陈热
浙江台州乱弹剧团一级演员,工青衣兼闺门旦。
台州乱弹是历史悠久的稀有剧种,作为本届唯一入围的民营剧团演员,鲍陈热扮相秀丽柔美,唱腔甜润婉转,极富表演张力,在《台州乱弹折子戏专场》中绽放异彩,那一招“天下第一跳”,不仅展现了戏技合一的境界,更跳出了传统艺术的时代新姿。她融情入唱,寓情于做,既恪守“文戏武做、武戏文唱”的剧种精髓,更以创新精神让传统戏曲焕发新生。
袁国良
北方昆曲剧院一级演员,工老生,师承昆剧表演艺术家计镇华、陆永昌。
他以扎实的功底、醇厚的唱腔,在昆剧《烂柯山》中成功塑造朱买臣的艺术形象。那儒生风骨与穷酸书生的双重刻画,彰显表演之精。从逼休的苦寒到泼水的悲悯,他以精湛技艺突破传统老生“老成持重”的形象,让人物绽放人性光辉,展现出新时代昆剧老生的深厚造诣和艺术风采。
李哲
福建京剧院一级演员,工武生,师承李幼斌、梁斌、张幼麟、王全熹、杨少春、张四全等戏曲名家。
他扮相俊朗,文武兼备,一招一式间,既有传统程式的严谨规范,又饱含人物塑造的深刻思考。在《京剧折子戏专场》中,从林冲的悲愤到大鹏的狂傲,再到郑成功的忠勇,他以技化情,以武彰文,充分展现出新时代武生演员的深厚造诣和艺术风采。
李晶花
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二级演员,主工青衣、老旦,师从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左奇伟。
在曲剧《信仰》中,她以扎实的唱功、细腻的表演,将革命者的家国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作为曲剧舞台的实力新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艺术践行者,她始终坚守初心,砥砺前行,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为曲剧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王越
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宗裘派铜锤花脸,师从窦国启、何坦、郭铁牛、耿文超、李欣等名家,拜裘派艺术传承人李长春为师。
在京剧《铡判官》中,他深入戏理,以情带声,将人物塑造与行当规范充分融合。他塑造的包拯,既铁面无私又仁慈温厚,既恪守裘派精髓又赋予时代新意。这种“创造性的回归”,让古老艺术焕发新生;这份“回归性的创造”,为裘派艺术续写华章。
尹春媛
山东省柳子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二级演员,工闺门旦、花衫,师承柳子戏表演艺术家陈媛。
她扮相秀美,嗓音圆润,文武兼备,在《柳子戏折子戏专场》中,无论是古代仕女、风尘女子还是巾帼英雄,她都能以细腻的表演,赋予角色鲜活的生命力。从刀马旦到青衣、闺门旦,她不断突破行当界限,用精湛的技艺和真挚的情感,为六百年的柳子戏注入时代新声。
梁静
临汾市小梅花蒲剧艺术培训中心一级演员,主工刀马旦,师承任跟心、苗洁、李荣霞、窦爱香、贾学奎等戏剧名家。
她唱腔优美,表演细腻,文武兼擅,在神话剧《精卫填海》中,巧妙融合武旦的矫健与闺门旦的婉约,既恪守蒲剧精髓,又勇于突破创新;翎子翻飞间见功力,双剑挥舞处显精神,将精卫的柔情与刚毅刻画得栩栩如生,让古老的蒲剧艺术绽放时代光芒。
黄瑞妮
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有限公司二级演员,主工闺阁旦。
在秦腔《赵五娘》中,她唱做并重,情感充沛,婉转低回处见深情,高亢激越时显功力。那荡气回肠的彩腔,唱出了人物内心的波澜壮阔;那收放自如的演绎,展现了秦腔艺术的独特魅力。她潜心钻研各派唱腔,博采众长而不失本色,融会贯通更见创新,让古老的秦腔艺术焕发时代光彩。
陈丽俐
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浙江婺剧团)一级演员,工花旦,师承婺剧表演艺术家陈美兰。
她嗓音明亮,扮相俊美,唱腔婉转,文武兼备,在《婺剧折子戏专场》中,传神刻画了洪苏秀、穆桂英、白素贞的艺术形象。水袖翻飞间尽显功力,唱念做打饱含深情。她以传统程式化为动人表达,让婺剧艺术在新时代绽放绚丽光芒。
李敏
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新疆秦剧团)二级演员,主攻闺门旦、小旦,师从秦腔表演艺术家李梅。
她的唱腔古朴隽永,表演优美端庄,文武兼备,唱做并举。在秦腔《焚香记》中,她以情入戏,以腔动人,将敫桂英的悲愤与坚忍、凄怨与刚强刻画得入木三分。唱腔激越处、水袖翻飞间,爱恨交织,刚柔相济,丰富了戏剧表现力和感染力,彰显了秦腔艺术的永恒魅力。
秦海璐
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
她表演精湛,勤于思考,为演绎好话剧《四世同堂》,她潜心钻研,苦练方言,以一袭花旗袍、一头波浪卷,举手投足间,将“大赤包”的自私狡黠刻画得活灵活现,又在细节处赋予其动人的人性温度。那浑然天成的表演,让“大赤包”跳脱纸面,成为观众非常喜爱的人物形象,让文学经典在戏剧舞台上焕发新的光彩。
周帆
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一级演员,主攻青衣、闺门旦。
她精研湘剧,博采众长,在湘剧《夫人如见》中,她突破行当界限,融花旦之灵秀于青衣之庄重,将谭嗣同夫人李闰的柔情、深情与悲情刻画得栩栩如生。其表演大开大合,细腻处见真章,豪迈中显深情,不仅诠释了革命女性的坚韧与伟大,更让六百年的湘剧穿越时空,焕发新生。
第26届曹禺奖获奖名单
闽剧《画网巾先生》(编剧:戴先良)
越剧《钱塘里》(编剧:谢丽泓)
话剧《屈原》(编剧:黄维若)
京剧《张謇》(编剧:龚孝雄)
话剧《捉迷藏》(编剧:李宇樑)
统筹:梁冰
编辑:蔡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