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是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和互动的平台。今年的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重点强调在全球化、科技革新和社会转型的浪潮中,作为文化身份的重要连接者、创新者和守护者,博物馆如何与时代共振。本年度国际博物馆日,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充分利用馆藏资源、立足文化禀赋,积极拓展传播历史文化的载体,推出系列惠民文化活动,进一步释放文化活力,让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结合即将开展的“丝路华章——唐代青花瓷瑰宝展”,5月18日上午,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在一楼报告厅组织开展了“大唐风华 青花瓷语”主题社教活动。展览和参展文物蕴含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价值观念等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提供了宝贵资源。
博物馆社教专员以特色文物青花塔式罐为重点,向观众朋友们详细介绍了青花瓷的发展历程、青花瓷的装饰纹样和独特的艺术特点、丝绸之路上跨文化交流对于青花瓷纹样与器型的影响以及这些文物所承载的特殊意义。随后社教专员和志愿者一起带领观众动手绘制了属于自己的青花瓷器,引导观众共同珍视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让大家领略到了大唐文化的璀璨明珠——青花瓷的独特魅力,还使他们意识到了文物博物馆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本次国际博物馆日,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还创新表达方式,以馆藏文物为依托,开展“我在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cos文物”惠民文化活动。活动当天,志愿者引导观众在听取讲解后,各自找到展厅里自己最喜欢的一件文物,依照文物的样式COS起来并拍下照片。可爱的陶狗、精致的陶鸮、各式各样的人俑甚至是小口尖顶瓶……观众朋友们仿照着文物的造型尽情发挥,模仿得惟妙惟肖,在互动中更直观地理解文物保护的意义,在“博物之趣”中体悟中原文化的丰厚积淀。
随后,社教专员和志愿者挑选出本次cos活动中15名优胜观众,并邀请他们一起参与了“触摸历史 青花流韵”特色社教活动。观众朋友们将美丽的青花瓷片摆出各种的造型,组合成一幅美丽的摆件画作为留念。本次“触摸历史 青花流韵”活动的开展,使观众朋友们不仅拓展了对文物和唐青花的认识,更加深了对“郑州——青花瓷故乡”的深刻理解,让观众在社教活动中触摸历史脉络,感受历史与现实的共振,在互动体验中感受文化魅力。
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还同郑州市文物保护事务中心联合组织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宣传活动,在一楼大厅向观众发放普法宣传页,带领参观学习普法展板,提供文物保护法咨询服务。
今后,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将继续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作用,积极与时代共振,以昂扬的姿态推动文物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力和感召力,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统筹:王绍禹
编辑:蔡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