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同学故意排挤怎么办?”近日,二七区建中街街道与郑州市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项目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各中小学联合举办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系列活动在永安街小学拉开序幕。活动现场培训老师通过模拟校园场景的角色扮演,带着同学们演练具体应对做法,课堂上响起阵阵掌声。这场吸引200余名学生参与的互动课堂,正是建中街街道构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街道以“预防—发现—干预—处置”全链条服务为核心,整合学校、医院、社区、社会组织资源,打造“家校社医”四位一体服务网络。除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外,街道依托各社区每月“法律顾问接待日”,邀请教育、心理、法律专家开展“健康生活防控风险”“适应环境聚焦社交”等主题论坛,累计吸引千余人次参与,形成“社会协同、多方联动”的心理护航氛围。

针对单亲、留守等困难群体,街道建立“一人一档”动态跟踪机制,由专业社工、心理咨询师及“护航先锋队”志愿者组成帮扶小组。例如,街道开展绿城有爱系列活动,定期走访,关爱辖区困境儿童;人和社区的“心理宣泄墙”成为青少年的“情绪树洞”,孩子们通过绘画、留言释放压力,后续由心理咨询师结合沙盘游戏开展针对性疏导;铁道陇海家园社区“儿童主任”志愿者团队每月入户走访,为家庭经济困难青少年提供学业辅导与心理陪伴,累计服务30余人次。街道还联合公益组织设立专项帮扶机制,为有心理治疗需求的困境家庭提供援助,筑牢特殊群体心理关爱防线。

在机制建设上,建中街街道建立“周调度、月研判、季评估”工作模式,联合教育、妇联、团委等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推动心理健康服务与家庭教育、法治教育深度融合。目前已建成“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儿童之家”“心灵驿站”3处实体阵地,组建由专业社工、心理咨询师、社区儿童主任组成的38人“护航先锋队”,累计开展心理筛查1200余人次,建立高危预警档案15份,干预成功率达95%。下一步,建中街街道将推进“智慧心理”平台建设,运用大数据实现心理问题早发现、早介入,并探索“心理健康+非遗传承”“心理健康+生态实践”等创新模式,为青少年提供多元化心灵成长路径。

记者 朱翔宇 通讯员 马丹丹 文/图


编辑:王洋
统筹:赵青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