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郑州】——2025“首季奋进路”系列报道

交通“流量”新潮涌动

交通运输,连接千城百业,畅通供需两端,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今年第一季度,郑州人流、物流加速流动,勾勒出一幅“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生动图景,映射出郑州经济社会发展“流动”的速度和发展的活力。

铁路客流“节节高”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郑州东站西广场便灯光璀璨,站口处建筑与广场灯带交相辉映,来这里拍照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

郑州东站是全国最繁忙的高铁站之一,也是郑州铁路客流“主力军”。

第一季度,郑州铁路客流量持续攀升,累计发送4841.4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5.57%。

今年1月5日起,郑州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首开郑州东至呼和浩特东新线路高铁列车,郑太客专与集大原高铁无缝衔接,河南“米”字形高铁贯通南北、承东启西枢纽优势更加凸显,以郑州为中心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此外,新的列车运行图,还发挥济郑高铁、郑渝高铁、郑太客专等重点线路和日兰高铁等新线运能,增开上海、南宁、宜宾、大同、烟台、青岛等热门方向直通旅客列车,让旅客出行更便捷。

2月22日,2025年春运圆满落幕。郑州铁路作为中国铁路发展的生动写照,见证着无数游子的归乡路,更承载着城市发展的激情梦想。今年春运,郑州铁路累计发送旅客2364.1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59.1万人次,同比增长6.9%。

从清晨到深夜,郑州铁路这座巨型枢纽持续迸发活力。

3月15日,随着C2999次列车从开封站出发开往郑州东站,标志着郑开城际铁路宋城路站至开封站段建成通车。自此,郑开城际铁路全线贯通运营,郑州至开封最快25分钟可达,这对加快两地旅游资源共享、促进郑开同城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航空货运“飞得远”

拖车往来运输,货物快速装卸……在郑州机场北货运区,每天都迎接来自全球各地的货物。数十架飞机满载欧美、东南亚等地的货物抵达,同时,又有大量货物从这里飞往全球各地。

今年一季度,郑州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20.7万吨。其中,国际和地区货邮吞吐量13.4万吨,同比增长54.9%。

如今,郑州机场运输货物品类已增至上万种,拥有水果、冰鲜水产品、肉类等7大口岸,是目前国内功能性口岸种类最全的内陆机场。今年一季度,郑州机场进口水果共计1700余吨,同比增加210%。

增速的背后是物品“通达全球”的加速度。郑州机场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简化了出口单证申报手续,企业无需再向海关提交收款的电子信息了。另外我们也积极推广出口拼箱货物先查验后装运的监管模式,这样就大大精简了通关流程。”

同时,“空空中转”也是郑州机场提高效率另一法宝。目前,郑州机场已经实现“国际转国际,国际转国内,国内转国际”等模式,让客户大大节约时间和成本。据统计,今年前两个月,郑州机场“空空中转”货运量超5000吨,同比增长217%。

如今,河南相继与吉隆坡、墨西哥城、塔什干、利雅得就共建“双枢纽”达成共识,构建自主可控的国际航空物流供应链。

邮政快递“活力足”

邮政快递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

第一季度,全市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完成7.95亿件,同比增长39.66%。其中,快递业务量完成7.59亿件,同比增长43.49%。快递业务量位列全国重点城市第10位。全市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完成63.77亿元,同比增长15.11%。其中,快递业务收入完成54.92亿元,同比增长18.84%。快递业务收入位列全国重点城市第9位。

今年以来,我市加快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推进快递进村,促进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乡,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全市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100%,行政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成率81.47%,农村消费不断挖潜。同时,推动“快递+电商”融合,培育消费新增长点。鼓励邮政快递企业与电商、商贸企业深度合作,聚焦年货节等开展联合促销、直播带货活动。邮政、京东、顺丰开通“即时配送”服务,满足夜经济、假日消费等即时需求。此外,还推动“四流”整合,建立互融消费生态。支持邮政企业联合小微商户、自提点、智慧消费场景建立“邮商联盟”,打造为商家赋能、为客户创惠的网点商圈支付环境,构建网点周边优惠便利生活消费生态。

下一步,郑州市邮政管理局将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降低农村流通成本,发掘更多消费活力;丰富“快递+”团购、零售、生活服务等消费业态,拓展24小时无人驿站消费场景;推广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在邮政快递领域应用,不断提升邮件快件处理效率、中转效率和投递效率。

记者 张倩


编辑:刘婷婷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