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郑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开幕。
新郑市政协领导黄卫东、杜平、赵东伟、王艳红、仪刚、杨春峰、马书强出席会议。
新郑市领导马宏伟、杨晋、王俊杰、任大同等到会祝贺并在主席台前台就座。
大会由新郑市政协副主席仪刚主持。
新郑市政协主席黄卫东代表政协新郑市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2023年,在中共新郑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新郑市政协及其常委会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服务全局中找准坐标,在推动发展中主动作为,积极融入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为全面推进“1136”工作布局、建设全国一流现代化临空名市贡献了政协智慧和力量。
一年来,新郑市政协及其常委会坚定政治方向同心同行,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强化党建引领有力有为,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政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聚焦中心大局,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为委员搭台,助委员出彩,切实展现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和风采。擦亮工作品牌,始终与党委政府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主动担当作为,办好“一典一坛”,携手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新郑落地落实。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委员素能培训,增进团结合作交流,提升两支队伍效能,为政协事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报告指出,六届新郑市政协履职以来,不断探索“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功能建设经验,发挥好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展现社会主义民主独特优势。聚焦中心任务履职尽责,做到服务大局更有力、助推发展更有效。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积极助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使政协履职更接地气。创新“五联系”制度,架起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连心桥”。健全“双融入”制度,打通政协履职向基层延伸“最后一公里”。推行“七步协商”工作法,在郑州市率先形成协商规范化“新郑模板”。
报告强调,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更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郑实践、推动新郑建设全国一流现代化临空名市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今年新郑市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市委确定的“1136”工作布局,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坚持团结民主、务实协商,为加快融入大郑州、建设新故里,打造“以黄帝文化和郑韩文化为特色的历史文化传承区、全省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之城”,建设全国一流现代化临空名市贡献智慧和力量。
奋进新征程,人民政协大有可为;建功新时代,人民政协责无旁贷。2024年,新郑市政协将把牢政治方向,筑牢思想根基;围绕中心大局,突出协商主线;坚持团结民主,广泛凝聚共识;强化自身建设,释放动能活力。在中共新郑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奋力谱写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为加快建设全国一流现代化临空名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
新郑市政协副主席赵东伟代表政协新郑市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关于六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新郑市政协副主席王艳红宣读《关于表彰2023年度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三名委员作大会发言。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杨宜锦 通讯员 杨媚 程旭 文/图
统筹:陈静
编辑: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