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成为全国首个地方金融组织批量接入人行征信系统的试点城市。12月6日,广州市地方金融组织批量接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启动仪式在穗举行。据了解,这是广州市地方金融组织信用体系建设的里程碑,不仅提升地方金融组织信用监管和信用治理能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地方金融组织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广州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的重要举措。

地方金融组织多数未接入人行征信系统

地方金融组织是广州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广州市地方金融组织充分发挥贴近市场、服务民生优势,为助力中小微企业、个体商户、农户等融资发展,支持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9月末,广州全市共有各类型地方金融组织1600余家,注册资本1089.98亿元,在贷余额468亿元,担保在保余额497.71亿元,保理融资款1057亿元,融资租赁资产总额2790亿元,直租资产774亿元。全行业规模稳步增长,服务领域覆盖国民经济3大产业、53类细分行业,服务客群以小微、“三农”群体为主,普惠金融特色明显。

“与此同时,地方金融组织普遍体量较小,技术力量相对偏弱,大多尚未接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作用,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的重大决策部署,提升征信系统在防范金融风险、提高地方金融组织内控水平,破解地方金融组织征信瓶颈,经过前期充分调研及各部门的积极沟通,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选取了广州作为全国首个地方金融组织批量接入人行征信系统的试点城市。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央地合作开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小微机构子系统”,实现地方金融组织“多策略、多层次、低成本”接入人行征信系统。

打造金融征信改革创新“广州经验” 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是目前世界规模最大、收录信息最全面、覆盖范围最广和使用最广泛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基本上为国内每一个有信用活动的企业和个人都建立了信用档案。截至2023年10月底,已接入法人机构6189家,收录11.64亿自然人信息、1.3亿户企业和其他组织信息。目前,个人信用报告日均查询1560万笔,企业信用报告日均查询54万笔。

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广州地方金融组织批量接入人行征信系统,将有助于扩充征信系统覆盖范围和提升普惠效能并显著优化征信系统产品体系和服务水平,健全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利用地方金融组织征信数据,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地方金融监管大数据平台,实现金融监管的数据化、智能化、精细化,实现对地方金融组织的全面监测、动态监测、风险监测,及时发现金融风险隐患,有效防范地方金融风险传染、扩散、爆发。同时可以实现对地方金融市场的宏观分析、微观分析、深度分析,及时掌握地方金融市场的运行状况、发展趋势、结构变化,有效指导地方金融监管政策实施、评估。

前述的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广州将充分运用好、发挥好金融科技赋能金融征信改革创新的经验,总结可复制的技术方案和工作机制,促进地方的金融组织与人行征信系统、地方征信机构、金融监管部门等多方面的征信数据互联互通,打造完善的金融征信生态圈;同时,做好经验案例宣传推广工作,帮助其他地区充分利用地方金融组织的征信数据,实现金融资源在湾区便利流动和高效配置,不断优化金融服务流程,提高金融服务效能,增强金融征信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林晓丽 俞薇)


统筹:刘书芝
编辑:樊无敌
分享至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